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试题下载 全册教案 免费课件 说课稿 教学计划 资格考试 主题班会 幼儿教育 作文大全 经典语句 学生评语 范文大全
板报设计| 歇后语| 对联大全| 谜语大全| 名著阅读| 文言文| 诗词鉴赏| 在线字典| 成语大全| 幼儿教师| 早期教育| 少儿故事| 育儿知识

热门搜索: 教师考试 教案文章 教学总结 高考语文 高考数学

当前位置:教学无忧网范文写作领导讲话稿党建党委市委书记在市委读书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读书会上的讲话

05-05 16:18:11 | www.jiaoxue51.com | 党建党委 | 人气:680

市委书记在市委读书会上的讲话是关于 党建党委,方面的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领导讲话稿范文,如何写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的格式方面的资料,http://www.jiaoxue51.com。

  市委召开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读书会,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和省委专题学习会精神,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的理解,讨论XX市与浙江大学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实施意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在原有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畅所欲言,把这次会议开成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会议,一次求真务实的会议,真正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推动工作的目的。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今年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深刻论述,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省委举办的新农村建设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等。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这一历史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三农”这个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明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国之大事在农”这个道理,但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重视“三农”问题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这个战略思想分不开的。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江泽民同志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重视“三农”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他说“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顺势应时地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与我们党重视“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这一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多次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这一次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与以前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首先,从思路看,这次建设新农村,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建设的理念更新,指导方针更明确。其次,从背景看,这次建设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建设的基础更好,发展起点更高。第三,从目标看,这次建设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建设的内容更丰富,工作布局更全。第四,从方式看,这次建设新农村,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的氛围更好,扶持力度更大。因此,这次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最大的特点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来考虑农村问题,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外力支持力度。总而言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顺应“两个趋向”的历史必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的趋向。”在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一个重要论断、一个重要判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建设新农村和制定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理论、实践依据。这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央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三点: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面貌,解决好“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二是经过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87.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43%,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三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已经不够,必须在继续挖掘农村内部潜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依靠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支持。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变化最为深刻的时期,处理得好,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较快地进入现代化;处理不好,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就会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来看,建设新农村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48.4%,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正从以集聚为主向集聚、扩散并重转变,城市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速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这一发展趋势,统筹考虑城乡发展,既要防止和纠正脱离“三农”抓工业化、城市化的偏差,把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又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同城市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等等。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建设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需求扩大了,才能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拉动力。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农村如果长期落后,城乡差距如果越拉越大,就可能导致农民心态失衡,这是诱发社会动荡不安的重大隐患。建设新农村,通过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同时,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这样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广泛坚实的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村发展真正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进行统盘筹划,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统筹解决城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建国后,我们党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坚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农业、农村、农民为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所以,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过程。通过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形成合理的工农业交换关系、合理的城乡产业布局关系、合理的城乡资源分配关系,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重要任务。建设新农村,是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所说的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指的是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5818 平方公里全市域的率先崛起。今后几年

文 章来 源 文秘 www.jiaoxue51.com 文 章来 源 文秘 ,正是XX“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农村,必须把建设新农村、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摆在率先崛起这个战略中来思考、来定位、来规划,与加快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协调推进,共同发展。我市“三农”工作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保持良好、城乡发展协调,这样一个组合优势是长三角城市群和省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独特条件和重要潜力。特别是我市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比较小。与此同时,我市农业农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加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村村通公交等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因此,从我市“三农”工作的优势、特色和基础来看,完全有可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我们必须巩固和提升这些优势,发挥和利用好这些优势,努力把XX“三农”工作的特色,转化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优势,在XX率先崛起的进程中,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之,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率先崛起,XX要实现率先崛起,必须发挥“三农”工作这个优势。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增添新的动力,拓展新的空间。

  二、把握内涵,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也是目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和体制保证。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确保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形成,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没有基础。总之,只有把农村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新农村建设才能建立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只有把农村经济搞活了,农村繁荣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持久不衰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一方面,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农业内部的产出效益和增收潜力,全面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域,拓展农民转移就业的空间,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区域块状特色经济,积极培育“农家乐”等新型农村经济形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实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化,是执政为民、造福群众的民心工程,目的就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满足广大农民的利益和需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放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上,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安排项目、落实工作措施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这一要求,特别要把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作为我们工作的切入点,把群众迫切要求办、有条件办的事办好,如乡村道路改造、农民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医疗卫生服务、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得到实惠。维护农民的利益,首先,要尊重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各项工作要获得大多数农民的拥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内容要反映农民要求,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来评判,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其次,要教育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使广大农民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创造主体。第三,要依靠农民。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农民这个主体缺乏积极性,建设新农村就会缺乏动力。要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来激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提升农民,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直接实践,是涉及农村全方位发展的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创新。说到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新农村,要在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同时,大胆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新农村建设机制;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从我市的实际来看,要注意探索建立以下几个机制:一是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这几年,我市以统筹城乡“六大工程”为抓手,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应该看到,目前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www.jiaoxue51.com和投入机制,农村投入总体不足。要加大投入,逐步形成长效机制。第一,要扩大市、县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多予”上下功夫,逐步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第二,要引导全社会投入。建设新农村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就是要改变过去就“三农”抓“三农”的局限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工业带动、城市支持、国家扶持、市场驱动等途径,真正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当前,广泛动员和大力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工商企业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作用不仅是增加投入,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动体制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转轨,有助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转型。工商企业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既有回报社会的愿望,又有扩大投资的冲动,各地都出现了以村企结对、合作开发、无偿捐资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好势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引导工商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第三,要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办法,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好家园。二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金融、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教育卫生事业等改革,逐步向建立城乡统一的体制方向发展。当前,特别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通过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三是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不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建设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不断加快农村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三农”工作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新农村建设完全有可能走在全省的前列。我们要坚定信心,但又不能盲目乐观、急于求成。要清楚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不是一两届党委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与建设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过程。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创造条件加快推进,但要切忌脱离实际,一哄而起,切实做到“五要五不要”,一是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二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攀比;三是要民主协商,不要强迫命令;四是要体现特色,不要强求一律;五是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在工作中要切实注意不提超过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有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须着眼长远,科学制定远景规划,并按照规划制定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同时要立足当前,狠抓实施,有计划、分步骤的扎实推进。二是正确处理好客观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要坚持20字方针的总体目标,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不搞一个模式、一种方法、一个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新农村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标准,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区位条件、经济实力、建设起点、自身特色亦不同,不可能一个模式,所以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可以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要求,齐头并进,先行一步。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着手,取得突破,逐步推进。三是正确处理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战略、规划等方面加强指导,努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极引入股份制、合作制等市场运作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正确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要提高农民的认识,使农民认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幸福生活融入到建设新农村中去,真正发挥建设的主体作用。五是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硬件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法治建设、民主管理等内容。要坚持两手抓,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做到两手都要硬。

  三、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与浙江大学于5

文 章来 源 文秘 www.jiaoxue51.com 文 章来 源 文秘 月21日在浙大签约,双方决定举全校和全市之力,进行全面的、长期的、战略性的合作,在XX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这是双方在多年合作基础上的一次合作领域的新拓展和合作次层的新提升,是在新农村建设上的一次携手共进,必将对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建设省级实验示范区为载体和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争取使我省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与浙大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背景。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提出要努力使浙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后,市委从实际出发,提出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XX自身努力以外,还必须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国内一流的大学,在“三农”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农业农村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各类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践积累,有长期为“三农”服务的优良传统。双方认为,可以在原有校地合作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创新合作载体,提升合作层次,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经过两个多月来的多次磋商和调研,并征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同意,双方形成了举全市、全校之力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共识,并制定了初步的实施方案。

  2、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主要内容。

  双方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两个趋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推进农村全面建设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点带面、合力共建,积极探索“规划总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各方主动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体系,争取XX先行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规律,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施“1381行动计划”,即建设“一个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构筑“三个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支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实施“八大工程”:产业发展工程,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公共服务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城乡综合改革工程;实施“百项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百项重点建设项目。

  具体分两步实施。按照我市20xx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和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十一五”末,实验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实现农村产业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高,文明素质大提升,社区环境大改善,民主管理大推进,公共服务大覆盖。第二步,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验示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XX力争提前实现省委提出的“三改一化”目标,即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素质全面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努力使XX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3、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实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安排,下一步要全面启动、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推进。要围绕“八大工程”,排出项目,排出试点,逐项抓好落实。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搞好科学规划。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先导。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就没有目标,发展就没有方向。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既可克服村庄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无序性,又可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优化美化环境。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我们要坚持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规划的整合、调控和引导作用。一是要牢固树立规划优先的意识。要提高各级干部的规划意识和对规划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执行能力,真正确立规划是生产力、抓规划就是抓统筹发展、科学规划是加快发展的保证、规划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的理念。二是要科学编制规划。各县区、乡镇都要全面规划示范村建设,同时要指导帮助各个行政村制订规划,原先已规划的,要进一步根据“十一五”发展要求和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建设实验示范区的要求,进行优化完善,没有编制的,要着手考虑,力争做到规划全覆盖。要借助浙江大学的优势,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人口布局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发展空间、产业发展、农田保护、农村社区和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布局,制订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规划过程中,要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规划,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配套与有机衔接。在制定规划中,一要注意全面性,二要注意系统性,三要注意长期性,四要注意特色性。要依托浙江大学,在农村新社区的规划建设方面培育一些体现江南水乡特色、设施功能完备、受到农民欢迎的典型,以典型示范来指导推动面上的工作。在村庄规划建设中,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又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三是要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与统筹城乡规划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效率,真正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抓出成效。

  二要突出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化产业基础。当前,我市和各地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分化和演进:一是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相关产业演进;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演进;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集中在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等多领域就业演进;四是农民收入www.jiaoxue51.com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向务农及打工多元化获取收入演进。我们应当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失时机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建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从工作指导看,要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转向产量、质量、安全、生态和效益并重,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从资源消耗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从农业自我发展转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从工作重点看,要牢牢抓住基地、品牌、市场三个重点,着力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完善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优势产业群和产业带。深入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培育和保护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XX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我们所讲的产业,不光是一产,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浙江大学的优势也不仅在农学,它的工科是很强大的。我们这一次是全面合作,要借助浙大的优势,着力提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企业向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集聚力度,促进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要强化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十五”以来,通过实施“百千”工程、康庄工程等“六大”工程,使我市农村在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城镇相比还较为落后,而且地区之间也不平衡,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十一五”期间,必须把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投入,着力解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要坚持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并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基础设施方面,继续以“百千”工程等六大工程为载体,统筹城乡规划,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向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中心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网、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和商业流通网。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巩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卫生方面,按照让农民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要求,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管理规范方便有效、与全面小康生活发展水准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加快建立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要着力改善环境。我市在全省最早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目前,全市已建示范村56个,整治行政村434个、自然村6105个,覆盖面已达66.6%,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这项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依托浙江大学的优势,着重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力求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加快整治建设步伐,使全市的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的改善,促进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变。要根据规划,因地制宜,整乡成片地推进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加大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的力度,重点搞好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住宅美化。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普遍做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研究推广适合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坚持经济型、实用型和易推广型相结合,整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积极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农村环境综合防治水平。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农村住房建设中,还要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技术。应该指出的是,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应该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进行并村。在村庄建设中,既要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要重视推进社区设施、社区环境、社区经济、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福利、社区管理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环

文 章来 源 文秘 www.jiaoxue51.com 文 章来 源 文秘 境整洁、生态文明、服务健全、文化丰富、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五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革除迷信、赌博等陋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力度。要依托浙江大学强大的教学力量和三个志愿团,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搞好多种手段的宣传。要加强对农民的形势政策教育。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采取农民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在广大农村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把上级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讲清楚,把推进改革中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讲清楚,把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讲清楚,统一思想和行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村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努力形成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和改陋习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农民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四八六工程”和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重视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级文化俱乐部和社会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在农村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积极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加强对农民的知识技能教育。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推进“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科学常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增强发展生产、转移就业的能力。尤其要加强以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六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必将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会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农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广泛宣传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知识和方法步骤,引导农民群众增强民主意识,珍惜自身权利,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加强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建设,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坚持和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三真’、关爱基层”的有关精神,大力支持和切实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高度,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效增强村级党组织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物质基础。要强化乡镇在农村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土地监管、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最后,还要强调一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实验示范区建设和原有工作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与我们原来所提的做好“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是一致的,实验示范区建设只是对我们原有工作的深化和提高,要把实验示范区工作与已经部署实施的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衔接起来,特别是已经实施的以“百千工程”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六大工程”,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示范区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标准,拓展工作内涵,提高建设水平。

  四、加强领导,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市校合作共建实验示范区,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尝试、新方法。这对我市的发展是一次新机遇,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理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实现新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使市校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要牢固树立前列意识,借此东风,把“三农”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先行一步,力争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1、健全机制,强化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实验示范区,是一项内涵丰富、领域广阔、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县区要成立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里已经成立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我和黄萌同志任组长,王金根、沙铁勇、谈月明、王文序、吴水霖、唐根耀、周杰、倪玲妹、方新旗同志任副组长,唐根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八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县区和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必须把新农村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里,投入足够精力和力量,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当前,要按照总体思路和方案,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积极做好对接工作,组织好合作项目的实施和实验示范点的选择。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参与,找准结合点,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方案,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掌握和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对实验示范区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系和综合指导,保证示范区建设正常进行。市委、市政府将加强对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的督查工作,及时掌握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整合农村工作考核,把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成绩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把实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确保实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力量得到加强。

  2、开展试点,树立典型。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要以县区为板块,以乡镇为重点,以村为实验示范点,以项目为抓手,稳步推进各项实验。各级领导,各县区、乡镇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型地貌结构、不同功能类型挑选若干个村镇,作为样本实验村(镇),重点进行建设,在内容上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通过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力争在一、两年内形成一些亮点,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发现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把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创造挖掘、提炼出来,推广运用。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外地、外国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现在这方面的材料很多,办公室要注意收集、汇编,及时转发,给予指导。

  3、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与浙大共建省级实验示范区更加需要探索创新。各地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新农村建设上找准结合点,找到突破口,要努力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一是不断进行思维和观念创新。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的要求,创新理念,创新思路,指导新农村建设。二是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三是加强组织创新。要按照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创新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型组织形态。四是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包括加强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改进工作方法等。通过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各级领导和各部门都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新农村建设是一件大事,要有干大事的激情,干实事的作风,干成事的能力,在干事中显示水平、展示能力。市委也将在干事中考验干部、发现干部。

  4、制定政策,加大投入。要着眼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和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的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使全市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逐年提高。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群众自我投入,逐渐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www.jiaoxue51.com。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政策规定和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研究制定运用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总结推广我市“百千”工程中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好做法、好经验,坚持“自助自愿”原则进行投工投劳,发动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真正使举全市之力建设实验示范区的口号落到实处。

  5、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的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干部培训问题。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大规模地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县区、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要求,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同时也避免新农村建设走弯路、走歪路。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从六月份开始举办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分期分批全面培训市、县区有关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这项工作一定要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美好前景,使他们明白在建设实验示范区、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建设示范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6、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建设实验示范区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不只是涉农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市各套班子、各部门要从全市大局出发,从XX长远出发,坚决克服与己无关、消极无为的思想,紧扣中心,各尽所能,把建设实验示范区、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参与、主动对接,共同为建设实验示范区服务。凡是有利于示范区建设的事情,都必须积极配合,加紧快办,办妥办好,决不能相互推诿,延误时机,更不能人为设置障碍。人大、政协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全力以赴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作用。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到关心、服务实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宣传舆论部门和各类媒体

文 章来 源 文秘 www.jiaoxue51.com 文 章来 源 文秘 ,要大力宣传实验示范区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农民,在全社会营造起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怀农民的浓厚氛围,共同推动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经过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将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文 章来 源 文秘
希望市委书记在市委读书会上的讲话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网站地图 | 热门专题
Copyright (C) jiao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学美术课件,ppt课件免费下载,主题班会课件,说课课件,课件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