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试题下载 全册教案 免费课件 说课稿 教学计划 资格考试 主题班会 幼儿教育 作文大全 经典语句 学生评语 范文大全
板报设计| 歇后语| 对联大全| 谜语大全| 名著阅读| 文言文| 诗词鉴赏| 在线字典| 成语大全| 幼儿教师| 早期教育| 少儿故事| 育儿知识

热门搜索: 教师考试 教案文章 教学总结 高考语文 高考数学

当前位置:教学无忧网教学文章教学计划总结政治教学计划总结2016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2016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09-18 13:16:07 | www.jiaoxue51.com | 政治教学计划总结 | 人气:770

2016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是关于 政治教学计划总结,方面的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高一政治教学计划,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八年级政治教学总结,初中政治教学总结方面的资料,http://www.jiaoxue51.com。

09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一、企业
    1.市场(价值规律):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占据更广阔的市场。
    (2)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4)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开展正当竞争,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5)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依法经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2.产品:
    (1)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生产出合格的使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商品的质量。
    (2)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3)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产品价格优势。
    (4)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5)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科技:
    (1)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
    (3)依靠科技,根本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依靠科技,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开展正当竞争,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引进科技过程中,注重吸收、消化和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3)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技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5)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合理进行投资结构调整、调整产品结构。
    5.经营者:
    (1)地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
    (2)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3)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远与眼前利益。
    6.劳动者
    (1)确保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得侵害劳动者的合法公益。(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积极履行相应义务。(3)支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障,以维护劳动者权利。
    7.税法:
    (1)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2)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中外资企业统一税率,体现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和竞争性。)。
    8.对外贸易:
    (1)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科学技术,扩大更广阔的市场。
    (2)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维护好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3)坚持自主创新,在技术引进中吸收、消化、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9.消费:
    (1)生产出合格的商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不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利。
    (3)发展生产,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和转变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二、政府
    1.市场:
    (1)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3)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4)强化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5)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产品:
    (1)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使企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2)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各类产品生产的标准化。
    3.科技:
    (1)深化改革,优化科技发展,为自主创新创设良好的环境。
    (2)加大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调节,支持自主创新。
    (3)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4)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经营者:

..。 www.jiaoxue51.com    (1)深化改革,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2)依法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5.劳动者:
    (1)依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加强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实现社会安宁的根本性措施。
    (3)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实施,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6.分配: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1)(2)(3)(见教材)
    7.财政、
    税收的作用(见教材)——特别重视
    8.消费
    (1)大力发展经济,为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转变消费方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2)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3)加强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有效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9.产业:
    (1)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产业政策
    (3)产业路子: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0.结构(主线):
    (1)所有制结构(分别从不同的所有制经济角度去把握)
    (2)区域经济(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国际区域合作)。
    (3)产业结构(三大产业——发展路子)。
    (4)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协调。
    (5)产品结构
    三、消费者:
    1.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经营者的利益。
    2.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倡适度消费,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3.坚持节约、环保、文明的消费模式。 4.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四、劳动者
    1.依法享有自己的基本权利。
    2.依法履行劳动者的基本义务。(职业技能、道德)
    3.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一国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
    4.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维护劳动者权利提供法律保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自己的权利,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应在履行法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


09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五、投资者
    1.理性投资,要有风险意识。
    2.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3.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通常会考虑三个因素:安全性、收益率、流通性。但三者往往不可兼得,投资者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金融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哲学常识命题角度及解答
    注意:1.是什么,怎么样?即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哲学依据是什么?一般主要是从世界观角度回答;
    2.如何,怎样做到,坚持了什么哲学观点?运用什么方法?一般主要是从方法论角度回答,也要简要提到世界观。
    3.运用什么原理,一般主要是从世界观角度回答。
    4.运用什么观点?一般既要从世界观角度回答,更要从方法论角度回答。
    5.哲学依据是什么?一般主要从世界观角度回答,还要从方法论角度简要提到回答。
    6.分别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一般主要从世界观角度回答,也要从方法论角度简要回答。
    一、辩证唯物论
    1.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1)目标: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要求:①从整体上把握客观实际。②全面把握客观实际(矛盾)③在发展变化中把握客观实际。(①②③是辩证法)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下,端正主观动机,实现正确有效地改造世界。(认识论)⑤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要有正确价值取向。(价值观)⑥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科学的统一。
    (3)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或其它表现)及形而上学的观点及做法。
    2.如何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1)目标: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
    (2)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教材P77页最后自然段和P78第二自然段)。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反对: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

..。 www.jiaoxue51.com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回答: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两方面回答。
    二、唯物辩证法
    1.坚持联系观点(或具体从某方面)(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①联系普遍性(三方面)、客观性,要求坚持联系观点。反对主观臆造联系。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因—果,果—因)。④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正确理解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同时搞好局部。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⑥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坚持矛盾观点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要求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矛盾是对立统一,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统一各有两种情形——认真把握)。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两种情形),又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不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③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三种表现),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要求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⑤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两方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两方面)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因素),内因是根据(根本动力、源泉、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⑨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3.坚持发展观点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三点:过程,阶段和地位,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②原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视内因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③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④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支持新事物成长;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要准备走曲折之路。
    4.如何做到一分为二?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不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②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③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如何把握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以矛盾普遍性为指导。②分清矛盾特殊性的三个情形(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事物矛盾的双方)。③把握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④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或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认识论
    1.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客观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②主观因素:自觉地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利益出发点),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有益于人民;
    第二,树立正确观念,坚持科学理念的指导,掌握正确方法;
    第三,要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第四,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保持身心健康。
    ③简要: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如何形成正确的认识?
    (1)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坚持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2)认识: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②在实践基础上,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③端正立场,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3)保持良好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3.怎样体现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认知规律)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注意每个方面的具体理解)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②错误的认识、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③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4.为何要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三个方面)。②在同群众的实践中,才能有效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主观与客观科学的统一,个人与社会正确的统一。(两境界)
    四、人生观
    1.人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正确价值观(衡量标准:两符合)
    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②符合人类(人民)根本

..。 www.jiaoxue51.com利益。
    2.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1)应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为什么?)
    ①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方面)
  &nb


09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sp; ②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三方面)
    (2)怎样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①正确坚持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4点, P53-54页。)②总要求:“三心”。③三要:第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尊重人,要主动关心人,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第二,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第三,要反对个人主义。④参照注意点(三方面)见教材P57页。
    3.应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真正价值)
    ①正确处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做到两个符合。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③充分利用、创造主、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④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
    ⑤树立崇高理想,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人生理想。
    附: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要按社会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3)要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把握客观实际(联系)
    (4)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推动社会综合改革。(发展)
    (5)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
    (6)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
    (7)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尤其要以崇高社会理想为奋斗目标。
    政治常识命题角度及解答
    一、国家
    1.民主建设
    (1)为何要建设?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
    (2)怎样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②四大制度建设(人代制、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及民主集中制。③从我国国情(初级阶段)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④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⑤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突出新特点)。⑥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政治权利(三大权利)。⑦有效地敌对势力,分子实行专政,实施政治职能。
    2.如何确保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国体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①内容: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②特点:民主(广泛性、真实性),专政(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
    (2)国家职能(内外)
    (3)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直接体现国家性质)
    (4)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原则。
    (5)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人民是主人)
    (6)政党制度:
    ①中共执政的实质。 ②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政党制度(多党合作),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8)基层民主制度,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组织行使管理社会事务。
    (9)外交政策及外交活动,作为对外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并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3.实施国家职能(任何国家机关干事)
    (1)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为民)
    (2)内容、要求、作用
    (3)反映国家机关的性质、职权和组织活动原则(三大原则)。
    (4)国家与公民和谐统一关系,维护公民合法公益。
    (5)对外职能(国际交往)。
    4.政府职能转变(见政府工作报告)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为什么要坚持?①地位: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国体,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②优势性(“三个保证”,体现人民意志,国家权力统一,民族平等和团结)
    (2)怎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②③(教材29页)
    (3)人民代表代表人民依法履行职责
    ①人民代表的地位及作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民代表为何有此作用?
    由民主选举产生,体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③怎样发挥作用?P26-27页 1)认真履行义

..。 www.jiaoxue51.com务;2)正确行使职权(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3)要求P26页倒数第二自然段6-9行。
    6.关注民生(政、经、文、社会各方面的权益)
    (1)为何要为民?
    ①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实施国家职能(具体到某方面)。③国家机关的性质及职权。④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⑤国家与公民和谐统一关系。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怎样为民?
    ①实施国家职能(具体到某方面——内、外职能)。②国家机关履行自己的职权。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制定法律、法规,制裁和惩罚)。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外交
    (1)国家处理国际关系
    A.对本国没有直接关系的国际事务
    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②国际法的作用。③国际组织及联合国的作用。④时代主题。⑤建设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⑥国际竞争(多极化趋势),提高各国国际影响力。
    B.对本国有直接关系的国际事务
    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决定。②国家对外职能,反映国家性质。③体现外交政策的宗旨、原则。④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⑤适应时代主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2)国家发展对外关系(对外交往)
    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②对外职能。③体现外交政策的宗旨、原则(五个基本点)。④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处于优势地位。占据主动。
    (3)怎样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①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及联合国、主权国家的作用。②遵循国际法准则及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④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展国际竞争。⑤顺应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壮大和平力量。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地位)
    (1)为什么能?
    ①中共的领导地位是自身条件,


09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

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注意红军长征)②根本:国体和党的性质(先进性)③重要性:社会主义方向,社会环境,调动积极因素。④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2)如何发挥?
    ①坚持党的性质、先进性,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或宗旨。②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分清针对领域)。③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
    (3)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和完善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③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政党制度)。
    2.如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见教材P77页第三自然段。
    3.关注民生
    (1)为何要?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共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标及宗旨。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见教材89页第一自然段)。⑤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怎样(如何)?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全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民主集中制。⑤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三、公民
    1.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国家性质决定。
    2.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关系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怎样?
    国家 ①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注意:报刊、网络发表言论及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四方面,一般为有问题时)
    ②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公民 ①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两大义务)。③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坚持三大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掌握其内容及要求)
    四、国际组织(联合国)开展活动(见教材P139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1.要尊重主权国家的权利,不得干涉内政。
    2.遵守国际法准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www.jiaoxue51.com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希望2016年高考政治设置角度预测及解答总结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网站地图 | 热门专题
Copyright (C) jiao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学美术课件,ppt课件免费下载,主题班会课件,说课课件,课件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